松山教會 ( 舊名:錫口教會 ) 。創設於 1875 年;是加拿大長老教會派遣來台宣教的 偕叡理牧師『 即稱 馬偕博士 George Leslie Mackay』。百餘年前,『錫口』是一個繁榮的口岸;錫口地區對外聯絡全靠水運,往來艋舺、噶瑪蘭、雞籠的貨物必經錫口轉運。從大陸福建來台的貨船也可由淡水港上溯基隆河到達松山,舟楫往來不絕。 馬偕博士每次由滬尾 ( 現今之淡水 ) 往來基隆或宜蘭地區時,必經錫口地區。因此他非常關心此地的人文、生活。依據 馬偕博士的日記記錄:他首次到達錫口是 1872 9 26 日;當時由學生嚴清華陪同,從艋舺步行至錫口,開始向當地住民與商旅行人分發宣教傳單,卻遭到當時民眾非常不友善的抵制。
馬偕博士並不氣餒,於翌年 ( 1873 ) 7 月及 1874 1 月與 9 月分別再訪錫口街。馬偕博士繼續向民眾分發宣教傳單及提供民眾醫療服務。藉此,拉近與民眾的距離,而逐漸得到民眾的信賴與接納。『 1875 9 2 日 』,馬偕博士即在錫口街,租借民房做為禮拜堂,這就是松山教會的由來。
光緒 10 年( 1884 年),中法戰爭爆發。北台灣的居民,誤以為此戰爭是居住台灣的洋人聯合法國軍隊攻打台灣,故將洋人所設立的教會悉數搗毀。在 1885 4 19 日 馬偕博士的日記中對於這段歷史有以下的描述 「 錫口教會也被拆毀,我們站在教堂的地基上唱詩歌,圍觀的民眾非常生氣,拿石頭丟我們。 」
戰爭結束後, 馬偕博士向清廷駐台灣的巡撫 劉銘傳先生提出嚴厲之抗議,經幾番波折後,才由清廷拿出壹萬兩作為賠償。馬偕博士隨即以這筆賠償款重建了錫口、艋舺、大龍峒、新店等四座教堂。這幾間重建的教堂都具為尖塔造型的建築,故被稱為 「 尖塔教堂 」。尖塔正面雕有燃燒中荊棘的圖案,並題有改革派教會 「 焚而不燬 」之標語;以紀念經迫害而洗煉出來的意義。錫口教會的尖塔建築,長久以來都被當時的居民,視為錫口街的地標。1930 年教會改建時仍保留此一尖塔,直到 一 1975 年因政府拓寬饒河街,才不得不拆除而重建成今日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