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30

On 晚上11:42 by 1875songshan@gmail.com in
當饒恕幾次?
聖經:馬太福音1821-35   王永恩神學生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被得罪的經驗,如果有,你可以試著回想,他們是怎麼樣得罪你的呢?他們欺騙了你嗎?他們用言語攻擊你了嗎?或是他們用各種手段壓迫你呢?
    今天我們所讀的經文,馬太福音第十八章是一段耶穌的講論,耶穌在這段講論中教導門徒,也提供了一套關於教會生活紀律的指導,我們可以想見初代教會中的信徒與我們一樣對信仰群體間的關係有許多困惑,因此作者期待能透過與信徒分享耶穌的比喻,進而建造教會當中肢體間合宜的關係。   
    經文的一開始,彼得問耶穌說: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彼得在這裡說七次,其實是因為照猶太人的傳統,若有人犯罪,可以赦免他三次,所以我們可以想像,彼得這個時候應該是信心滿滿的問耶穌這個問題,或許心中還有些許的得意,覺得自己很厲害,可能會被耶穌稱讚。不料,耶穌回答他說:不是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想想看,若有一個人得罪你,第一次要饒恕他,或許很容易,第二次要饒恕他,你可能會考慮一下,到第三次、第四次….你或許已經完全失去耐心,認為無法再饒恕下去。然而,這個時候,耶穌卻挑戰我們持續不斷的饒恕下去。當然這裡耶穌所指的到底是幾次,並不是我們要專研的重點,我想,耶穌在這裏乃是擴展我們的心志跟眼界,學習屬天的價值觀—持續不斷的饒恕。
    耶穌接著說了一個比喻,裡面提到一個欠一千萬銀子的僕人,這個僕人所欠的一千萬銀子指得是相當龐大的一筆金額,在當時對一個僕人而言是用盡一生都無法賺得的,然而當他對主人說:主啊!寬容我,將來我都要還清。主人就動了慈心、釋放他、免了他的債。在這裏,我們可以看見,僕人只是請求主人寬容他好讓他持續償還,但是主人卻是免了他的債,意思是,僕人離開之後不需再償還什麼,主人居然將他的債務一筆勾銷了。這就好像,我們和上帝的關係,當我們向上帝祈求,上帝就寬容我們、赦免我們所有的罪。然而故事並沒有停在這裡,耶穌繼續說這位得到恩典的僕人,離開主人之後,見到那欠他十兩銀子的夥伴,居然不願意放過,掐住他的喉嚨要他還債。
    看到這裡的時候,不知道你們是不是也跟我一樣,有一個疑問,這個人怎麼會這樣?剛剛才獲得一個極大的赦免,不是應該心存著感激與喜樂嗎?怎麼會一轉身,卻向一個才欠他十兩銀子的夥伴要錢呢?(這十兩銀子差不多是當時三個月的工錢)這是相當不合常理,也令我們感到相當的錯愕的情況。於是聖經裡面記載,眾同伴看見了這僕人的作為就甚憂愁,把這事告訴了主人,於是主人生氣將它交給掌刑的,等他還清所有的債。耶穌在這個比喻的最後以:「你們個人若不從心裡饒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作為這段談話的結束。在這裏顯示出耶穌對於饒恕的看重,如果我們領受了上帝的憐憫,卻不願意憐憫別人,這就是罪,耶穌他期待我們能夠從心底來饒恕我們身邊的人。    
    饒恕的原文有放手、釋放、放棄的意思,這個詞正好像表示要我們放手,不再紀念別人所欠我們的一切、傷害我們的一切。然而這裡的饒恕,並非表示一昧的容忍跟退讓,在今天所讀的經文之前的一段經文,在十八章的15節那裏,耶穌正在教導他的門徒: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聽,你就另外帶一兩個人同去,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句句都可定準。 若是不聽他們,就告訴教會;若是不聽教會,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在這裏耶穌已經針對不願悔改的人做了這樣的教導,之後耶穌才說了我們今天所讀的這個比喻,因此我想這裡的饒恕其實是建立在對方有一個悔改的心,像那惡僕人俯伏拜他的主人說:「主啊!寬容我,將來我都要還清」一樣。
    從信仰的角度來說,饒恕的典範是從耶穌基督而來的,藉著耶穌基督我們得以跟上帝恢復合宜的關係,因為我們就如同經文裡的惡僕人一般,虧欠上帝許多,而上帝卻如同經文裡的主人一樣,透過耶穌基督為我們死,免去了我們所有的債。然而,除非我們真的看見自己的罪惡多大,不然我們很難體會到上帝的赦免是多麼的寶貴,我們如同經文裡的惡僕人一般,只看見別人虧欠我們,但卻忘了、或者說我們沒有去注意到,上帝給我們的有多少。如果我們沒有領受到上帝給我們的恩典,我們便很難去饒恕別人。所以看見自己的罪很重要,如果我們看見自己的罪越大,所能夠感受到上帝的赦免也就越寶貴。
    耶穌在故事的最後說「你們個人若不從心裡饒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這句話聽起來有點嚴厲,或許有的人聽見這句話,會感到有些壓力或緊張,深怕自己無法得到耶穌的饒恕,但不要忘記故事的一開始,耶穌先說到那位饒恕僕人的主人,也是在告訴我們,其實先憐憫我們的是上帝、上帝赦免了我們極大的罪,以至於我們在得著了這樣的恩典之後,才有能力能夠饒恕別人。我們若是靠自己,沒有能力可以赦免別人。若不是因為上帝先憐憫我們,成為我們的模範,我們怎麼會有能力呢?
    上帝透過今天的經文,再一次帶領我們看見自己的軟弱與限制,或許我們像彼得一樣,已經覺得我們所做的比一般的標準都還要多得多了,然而當我們在數算我們到底原諒別人幾次時,我們好像就已經沒有真實的饒恕了,其實依靠我們的本性,我們實在很難真的去饒恕。然而,愛我們的上帝知道我們的心思意念,他要帶領我們先經歷被饒恕的喜悅,讓我們學習真實的饒恕。
    當饒恕幾次?我想是因著上帝不斷的憐憫與饒恕,我們才得以不斷的饒恕那傷害我們的人。